很感謝一位好友不時在臉書上分享我的海外觀察, 因為個人的觸角畢竟有限, 而目前的台灣讀者對於 “非寶島” 議題又有些冷感.

 

Well, 看到朋友的朋友留言表示來法國旅遊時, 碰到的都是友善的法國人. 我想在此回應: 這篇文章純粹是根據我個人經驗與觀察而寫, 與世上所有的事一樣, 不能一概而論; 而且經驗值是因人而異, 因時而異, 因地而異, 所以請不要將本文當成定理看待.

 

如果讀者個人在法國有美好的經驗, 再好也不過了, 因為旅遊時總希望保持份愉悅的心情.

 

去過法國 N 趟的我, 對一般亞洲人去的觀光景點區, 已經沒有太大興趣, 所以常是去老法或歐洲識途老馬才會走的旅遊路線. 因此, 對於亞洲觀光客比較多的景點, 我是比較脫節的. 那裏的法國人或許已經了解到, 停滯的法國經濟需要觀光客 (特別亞洲人) 的消費而活絡, 所以對觀光客態度比較好. 即便如此, 那可能也只是一種表象, 就如日本人的有禮, 通常只是一種對待外人的假面. 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一個巴黎朋友 P 的現身說法.

 

P 是個法國前十名活動企劃諮詢公司總裁, 接觸的客戶裡不乏香奈爾, LVMH (路易威登的集團) 等. 最近他將客戶觸角伸入比利時, 他就表示比較喜歡與鄰居比利時法語區人打交道, 因為自己同胞的法國人有種天生的傲慢, 但同樣說法語的比利時人就謙和的多.

 

另一個法國朋友 D 也坦白說: 法國人也分彼此, 分地區與階層互相輕視.

 

D 來自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亞半島 (Bretagne), 那裏的居民是所謂的塞爾特 (Celtic) 後裔, 有自己的語言與傳統, 算是法國的原住民之一. 早年因為半島經濟不良, 因生活貧困移居巴黎的人很多, 在巴黎市成為重要族群之一, 蒙帕納斯 (Montparnasse) 車站附近就是他們的聚集區. 即使如此, 他們卻有極高的族群自尊. 自認有比一般法國人強的企業家精神與冒險精神, 所以在海外工作生活的法國人多是來自布列塔尼亞半島.

 

除了布列塔尼亞半島, 法國的科西嘉島 (拿破崙的故鄉), 南法靠近西班牙邊境的巴斯克 (Basque) 地區等, 都是屬於法國境內的少數族群, 在各方面政策上, 多少受到在巴黎的權力核心歧視.

 

根據我與許多不同國籍人士接觸的經驗, 撇開國界不說, 在各國境內都有歧視這樣的現象. 貴族歧視平民, 官大的歧視官小的, 富人歧視窮人, 白領歧視藍領, 學位高的歧視學位低的, 白人歧視有色人種, 東亞人歧視東南亞人等等等, 不勝枚舉. 我一直在想: 為什麼動物界中, 只有人類有歧視這樣的議題 (issue). 英文中的 discrimination , 原來是沒有貶意的, 而只是 “區別” “區分”的意思. 曾幾何時, 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 我們將這個字眼賦予了更多其它的意義? 在文字的傳承與教育下, 我們在看世界時, 都多戴了副有色的眼鏡?

 

最可怕的是, 當全球都在高倡人權, 人人平等之時, 我們每個人卻不自覺的隨時隨地在區分著你我? 更甚者, 歧視?

 

 

老公工作單位的建築物, 算是歐盟總部最有質感與 style 的建築物之一. 偶而, 午餐時間我會抽空去探班, 強迫老公這個工作狂吃午飯. 我總是愛點他們員工餐廳的比薩餅 (pizza), 因為那裏的 pizza 是現做的, 所以特別地道美味. 當然, 我不是唯一識貨的人, 因此pizza 這個角落總是大排長龍.

 

也許因為東方面孔太少見, 第一次去吃 pizza 時, 我覺得做 pizza 的師傅對我特別笑容可掬, 我也趁著他在做我的 pizza 時, 很自然的跟他閒聊幾句. 幾分鐘後, 我被剛烤出爐的 pizza 嚇了一跳, 因為與其他人的 pizza相比, 我的菜料 (topping) 分量明顯多許多, 我不好意思的對那位師傅微笑示意.

 

自從那以後, 我又陸續去吃了幾次 pizza , 隨著每一次的點菜閒聊中, 我開始漸漸了解這位師傅的出身背景, 生活狀況等等. 雖然只是不到一分鐘的閒談, 而且他常常得手腳不停的做著我與其他客人點的 pizza. 有時我擔心我是否為他添了麻煩, 但從他臉上的笑容, 我知道他很高興能與我交換幾句問候, 就算是最平凡的家常對話也好. 當然, 我的 pizza 也永遠比別人的 “多菜多汁”.

 

有一次我不禁問了老公: 你們多數同事每天來這兒吃飯吧? 大家應該都認識這個 pizza 師傅了, 為什麼除了我之外, 卻沒人跟他說話? ”

 

老公聽後微微吃驚, 點了點頭道: “你說的沒錯. 就像是我, 我單獨來時也從來不跟他或他的同事打招呼的. ”

 

老公是個一板一眼的老德, 常常活在自己的工作裡, 忘記外在世界的人與事, 所以我倒不擔心他會歧視餐廳的員工. 不過我卻知道, 歐盟內部不少官員是眼高於頂的, 而且官位越高, 架子越大, 對很多人都是不屑一顧的態度. 這麼一想, 也就不意外他們為何總那麼冷冰冰的來餐廳點菜了. 畢竟, 餐廳的廚師與員工, 不是他們那個階層的.

 

寫到此, 就想到台灣以前富有的人情味.

 

高中時放學後喜歡在家裡巷口的蚵仔麵線攤吃碗又香又稠的麵線再回家. 當時的我很靦腆, 升學壓力讓我也沒心思跟老闆聊天. 不過有次因為家裡鑰匙不見了, 所以跑到老闆那兒找. 第二天妹妹去那裏吃麵線時, 老闆還關心的問鑰匙找到沒, 真的很貼心.

 

如今的台灣紛紛擾擾,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像那個蚵仔麵線攤老闆一樣的人. 對我而言, 台灣社會真正的財富, 不是哪天能進入聯合國, 或者與中國分庭抗禮, 而是那份濃濃的人情味, 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 不分顏色, 無論立場, 彼此體諒, 互相合作. 因為, 那是別人學不來也搶不走的國民素質, 也是國家競爭力. 有一天台灣強大了, 外國人自然就會來台灣取經, 國際社會與國際組織自然就會敞開大門歡迎台灣, 我們實在不用卑恭屈膝的到處求人, 看人臉色.

 

 

arrow
arrow

    舒舒 Chou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