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歐盟代表處 (也就是歐盟駐日本大使館) 負責媒體宣傳的日本小姐瑪莉, 帶著日本媒體團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簡稱比京)進行一年一度的訪問. 一周密集的行程, 在週五告一段落, 瑪莉將記者大人送上飛機後, 總算有時間跟我們這群東京黨” (當年被派駐過東京的歐盟同期外交官) 碰面.

 

瑪莉難得來比京, 想當然爾必須來些地道的比利時料理. 同事找了個離歐盟總部舒曼廣場不遠, 挺有歐式氣氛的比利時餐廳聚會.

 

對我與老聶而言, 上回見到瑪莉已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但跟其他日本女女士一般, 歲月總難在她們的面容上留痕, 瑪莉看上去依舊年輕有活力.

 

老友相聚, 除了八卦一下共同相識的同事外, 就是談談彼此的工作與生活. 對瑪莉而言, 距離上次帶團來比京, 已經事隔一年有餘. 問起她與記者團的訪問感想時, 出乎意料的竟是對布魯塞爾市容的改觀.

 

瑪莉打趣的說, 猶記她剛開始接這份工作時, 帶團來布魯塞爾之前, 前輩告訴他一定要提醒記者朋友們, 走路時得要注意看地面, 因為比京到處都是狗狗黃金, 不小心就會中標. 瑪莉遵循著前輩的提醒, 也發現路上果然如前輩所言, 慘不忍睹. 她苦笑說, 每次來都戰戰兢兢的, 因為日本人很愛乾淨, 如果踩到黃金, 對歐盟而言會是件很負面的宣傳.

 

不過, 這次來布魯塞爾市, 瑪莉對此城市大幅改觀. 不但許多老舊建築外表變乾淨明亮了, 連之前頭痛的狗黃金也很少看到. 瑪莉好奇的問我們: 是布魯塞爾市市長換人? 或有別的原因?

 

 

其實我個人對瑪莉的觀察也有同感.

 

 

以前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念書時, 就覺得布魯塞爾跟其他西歐國家的首都不一樣. 城市整體看起來黑黑灰灰的, 隨地可見順手亂丟的垃圾,  “狗黃金” 遍地, 人行道的磚鋪地面更是坑坑洞洞, 比當時的台北還差. 比京雖然有法國文豪稱譽的世界最美麗的大廣場 (La Grande Place), 但整個城市給人感覺就是亂糟糟的, 彷彿第三世界國家. 當時一直不理解: 歐盟怎麼會找了這麼個城市當首都?

 

 

然, 今日的布魯塞爾市, 明顯在美化市容上做了些努力. 除了路上經常可見的清道夫外, 市政府獎勵建築業者將市內的舊工廠, 舊工房整理清潔建物外貌, 內部改建為高級閣樓住房 (loft), 讓因為歐盟來比利時的各國菁英們在住房方面有更多選擇. 雖然布魯塞爾市的許多市政仍多頭馬車 (市內共分 19 個區, 每區都有自己的區政府與區首長, 極端的分權, 造成區與區之間溝通不良, 市政難以推動. ), 然, 以老城市中心而言 (Bruxelles Capital), 市政的確有進步. 鑒於來歐盟公差與旅遊的觀光客日增, 市政府已決定將在 2016 年把最市中心的兩條大街封鎖交通, 改成人行步道天堂, 讓遊客更能輕鬆觀光. 身為這裡的居民之一, 我相信, 無車輛的市中心, 更有益於城市藝術活動的發展, 也更能刺激旅遊業成長, 十分樂見其成.

 

 

最近我在看漢德寶教授寫的 “漢德寶談美” 一書, 對於教授對美與美的修養與教育的看法, 很心有戚戚焉. 

 

教授指出: 台灣政府推動德智體群美的教育已逾數十年, 然進展卻相當緩慢, 除了負責相關單位 (包括政府官員與教育界人士) 並不一定真的理解 “美” 的定義與進行美的教育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中國文化在美的浸潤本來就受限, 所以庶民文化中幾乎沒有 “美” 的概念. 因此, 在台灣的許多大街小巷, 仍能見到非常醜陋的建築或者市容. 漢教授特別推崇歐洲人在美方面的成就, 這點我原則上是贊同的 (但我猜他可能沒來過比利時 :-P ).

 

 

其實漢教授對歐洲的某些觀察的確很正確. 他一再提到的德國包浩斯傳統 (Bauhaus), 相當有道理. 以南德巴伐利亞州而言, 每年都會舉辦全州最美的小鎮競賽, 激勵各鎮的政府與鎮民共同美化鎮容. 為了贏得比賽, 小鎮的政府會以各式贊助方案, 鼓勵私人將住家外貌整修清潔裝飾 (不是改建, 因為鎮內的建築風格必須和諧, 不可依個人喜歡而擅自改變), 每個鎮上也會選出全鎮最美的一家. 得獎的鎮與個人, 都能獲得獎金與至高的榮耀, 讓南德人樂此不疲的將自己的家保持在美與善的境界. 也因此, 全德觀光業最發達地區, 就是巴伐利亞州, 而首府慕尼黑也是全德地價最高的城市 (不是首都柏林!)

 

 

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長年住在海外的我, 一直在思考台灣的未來在何處. 今日的台灣大家都在談文創 (文化創意產業 – 我會在日後談談這個俗稱的第五產業), 但文創的利基在於消費, 以台灣這個有限的市場而言, 爭取觀光客來消費是必走之路. 然, 十多年來 我看到台灣的觀光包裝走不出 “美食台灣” 這個概念, 換言之, 只能吸引到一部分比較 “膚淺” 的觀光客 (抱歉我的用詞, 雖然民以食為天, 但一個城市/國家若只有食文化可以自豪, 那也太貧乏了!), 而無法吸引深度旅遊的旅客.

( *註: 這裡我用了 “觀光客” 與 “旅客” 兩個不同字眼, 因為他們的意涵其實很不一樣, 我會在日後也寫寫我對他們的理解.)

 

 

以台北而言, 文創發展其實已有些時間, 但觀光重點老在夜市美食, 最多再加上故宮的文物. 也就是說, 來台北遊覽的旅客, 只需一個周末就看夠了, 可以回家了. 由日本觀光客三天兩夜的常規行程, 可見一斑. 然, 台北能給予的, 難道只有這麼一點點?

 

 

猶記幾年前台北爭取辦世界大學運動會, 後來高雄也辦了世界運動會. 除了舉辦時期兩城熙熙攘攘, 這樣的活動為兩個城市製造了多少外交機會? 帶來多少後續的觀光資源? 我很想看到這兩個政府的活動檢討與後續追蹤報告, 我們所花的金錢是否帶回等同的利益? 可是沒有人或媒體在意這點, 因為活動已經過了, 事情也就完了.

 

 

個人覺得我們的市政府們 (不管藍綠), 除了為爭取選票而生的不符實際效用宣傳外, 不太願意用心的對城市做更長遠的規劃.

 

 

平心而論, 台北這些年來, 生活機能的確變得越來越優質, 連許多派駐來台的歐洲外交官, 都不想回家, 想定居台北. 高雄市我太久沒去, 但聽到大家讚賞愛河畔的露天咖啡座, 總想找機會去看看. 可是, 除了信義計畫區與愛河畔, 台北與高雄還有許多老舊陰暗斑駁的角落, 需要執政者的注意, 需要市民的關心. 垂垂欲落的電線, 破舊不堪的招牌, 骯髒作噁的角落, 生滿壁癌的樓牆…… 這是老聶這些外國人眼裡的台灣, 即使在今日的台北高雄, 還是令人怵目驚心.

 

 

“各人自掃門前雪, 莫理他人瓦上霜” – 中國人的這種心態, 造成了一個城市居民們對 “醜” 的視而不見與對 “美” 的漠視. 讓人心冷酷無情, 自私自利. 然而, 一個城市的整潔美觀, 不但可以美化市民的生活; 美更能潤化人心, 導人為善. 一個美與善的城市, 絕對能達到最好的城市外交. 她會讓來訪的旅客們感覺舒適, 舒心, 讓他們流連忘返, 讓他們不僅成為回頭客, 還呼朋喚友再度來訪. 這樣的城市外交與觀光, 才是我們想要的, 值得久續經營的.

 

今晨在臉書朋友的貼文裡, 發現下面這個報導, 讓我感覺好溫馨. 我們的社會就是需要這樣的人, 這樣的用心, 那麼生活就會更美好, 即便只是那個小社區的 “小確幸”, 那又何妨? 積沙成塔, 我個人相信, 幸福的人生就是一個個 “小確幸” 的時刻所累積而來的. 你/妳們呢?

 

髒亂點改造 三重平和里多了小公園

 

arrow
arrow

    舒舒 Chou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