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正文前必須向讀友們坦白: 看到今天po上網的危城日記(一)竟然成為痞客幫的 "本日熱門" 文章, 讓我不禁有些飄飄然. 原來,我在台灣的同胞們畢竟還是心懷天下的呀! 當然,大概可能還是因為歐巴馬在東協的不當發言,害得台灣及其他幾個被點名亞洲國家已登上伊斯蘭國報復榜,讓大家一起成為ISIS的下個目標. 美國人不甘單單自己變成箭靶,硬要將亞洲盟國也拉下水,真是夠義氣呀!

blog_本日熱門.jpg 


2015年11月22日,星期天 - 在布魯塞爾市(之後簡稱比京)家中安然無恙的度過了戒嚴的第一天後,迎來戒嚴的第二天.燦爛炫目的朝陽,晴空萬里的藍天,讓人很難聯想起昨日一整天的淒風苦雨.

我起床後打開電視及電腦,關注今天的反恐行動.新消息不多,明顯的是比利時政府對巴黎爆炸案在逃主謀 Salah Abdeslam 的圍剿行動還沒成功. 雖然不見他的身影,但他案發前潛伏的比京莫倫貝克區(Molenbeek)及當地居民,卻成了比國媒體報導的新寵兒,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

這裡我想先跟大家說明:

台灣甚至許多外國媒體都描述 "莫倫貝克是布魯塞爾市的郊區小城..."(*1). 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人口數不到120萬(*2:今年10月最新統計數字: 1,188,259人)的布魯塞爾首都地區(la Region de Bruxelles-Capitale)共分成 19 個行政區(communes),而這個commune的概念,其實跟台北市的大安區,信義區概念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這十九區都有自己的"市長"及市府團隊與治安單位(警察),這點跟美國大洛杉磯市很相似.

其實彈丸之地的比京,實在沒必要有十九位市長,如此安排的背後原因可想而知 - 這是在城市發展歷史進程中,政客們為了能滿足彼此利益分贓所設計出的 "怪獸城市結構". 結果呢,19個區各自為政,平常不相往來,資訊一概不共享,有時甚至還會因為利益衝突而互扯後腿.面對中央聯邦政府的政令更是大打太極拳,配合程度極差.就是這樣一個冗員充斥,龐大而無法監督的怪物行政體系,讓這個號稱歐洲聯盟首都的布魯塞爾市備受其他歐盟成員恥笑.不但市政建設遠遠落後其他西歐首都,而且市容髒亂,毫無秩序,人民守法程度低落,歐盟官員因此也私下取笑比利時為 "歐盟裡的非洲國家"

布魯塞爾首都行政區圖 


稍微交代完了比京背景,聰明的讀者大概已經知道為何布魯塞爾會是恐怖分子在歐洲的大本營了吧? 理由很簡單,因為比利時各個行政單位各自為政,所以對於恐怖分子的情報掌握力很差,而可以用來打擊恐怖分子的警察武力又被一層層的行政分權而分散減弱. 加上比利時內部本就有分裂的危機,中央命令難以貫徹;南北法語荷蘭語族群間又雞同鴨講,所以恐怖分子很容易能利用比利時的安全防衛缺口繁衍壯大(*3:比利時是西歐很特別的一個國家,有機會我想再專文向大家介紹他們的雞飛狗跳). 


前面提到,因為比利時政府沒逮到恐怖分子Salah Abdeslam,所以新聞媒體只能在他居住的莫倫貝克區掃街.

如果你看到新聞直播畫面,一定會誤以為自己到了北非還是中東阿拉伯世界,因為鏡頭前來往的人幾乎都是棕髮,褐眼,皮膚稍黝黑的阿拉伯人;更重要的,婦女們全都將頭髮包的緊緊的,身穿連身長袍. 沒錯,此區的伊斯蘭教居民人口密集度,高居全市第一位,與旁邊的 Anderlecht區並列比京 "穆斯林重鎮",而我住的斯哈爾貝克區(Schaerbeek)也有廣大的土耳其及摩洛哥裔居民.

某些認識 Salah Abdeslam 的受訪者表示,他是個有禮貌有教養的年輕人,家庭環境不錯,沒有任何異樣,實在很難相信他會是為巴黎一百多名受害者帶來死亡的死神.

有些穆斯林受訪者則大呼冤枉,認為少數恐怖分子的行為,替所有伊斯蘭教徒貼上了殘暴兇徒的標籤.


新聞翻來復去都是同樣的畫面,同樣的消息,但 no news is good news. 沒有抓到恐怖分子的頭條,但也沒有爆炸事件的惡訊,讓人還是心安.因為比利時天氣老是很差,老聶跟我已經在家悶了一星期,今天看到窗外的藍天,實在無法再作壁上觀,決定瞞著台灣的家人出去透透氣.


星期日本來在歐洲許多國家裡,就是一星期中最無聊的一天. 受限於長期天主教和基督教的 "教化統治",歐洲人周日要去"做禮拜"的宗教傳統延伸至今,即使今天實際去教堂的人有限,普通商店,超市,賣場都依法不可以營業,以免剝奪員工上教堂的權利.唯有特殊的露天農夫市場,古董市集,電影院,博物館,餐廳及咖啡店可以在周日開門.然,這個星期日因為恐怖行動威脅,所有人群聚集的活動都被取消,比京變得比往常更加冷清.

雖然基督教教條仍在,但隨著歐洲宗教勢力的衰退,伊斯蘭教徒移民的增加,和一般民眾渴望在假日買日用品的要求,比利時與法國這些國家漸漸允許某些個人零售蔬果店在周日營業,無獨有偶,這些業主大概都是穆斯林移民.

我住的斯哈爾貝克區,三成以上居民是外國移民,其中伊斯蘭教徒占了25%-30%,是最大宗族群,所以家附近有許多周日營業的小雜貨店,生活機能很高,但今天一反往常,除了一家土耳其人開的烤雞店,其他商家都選擇關門休息.

我跟老聶去散步的地方是一個有假山,有池塘,有溪流,有綠蔭草地,還有兒童遊樂區的Josaphat公園.平常一遇假日天晴,總可以看到許多情侶攜手散步,親子同樂的情景,今天公園的遊人卻銳減,除了我的好友彼得兔之外,人煙稀少枯葉覆蓋的大地,為小雪節氣帶來更多分蕭颯與淒涼.   

Josaphat公園中孤單的彼得兔 

總結:恐怖攻擊戒嚴第二天,感謝 神保守,平安度過. 



*註1: 我懷疑下面這篇"風傳媒"上的投文涉嫌抄襲歐盟權威媒體 "Politico周刊"的英語報導,將其內容縮減翻譯成中文放在網路上.由於投書者沒有在文中註明出處,我個人覺得這種作法不太負責任. 不過,我這邊針對的重點是,中文投書者在文中引用了外國記者對布魯塞爾市莫倫貝克區的描述,我認為是那個外國記者寫錯了,所以在此特別解釋,並將原文放在下面,供有興趣深入了解比利時的讀者參考.

"比利時位於歐洲的心臟地帶,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是歐盟(EU)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多個大型國際組織的所在地。在這個擁有「歐洲首都」美譽的地方,有個郊區小城名叫莫倫貝克(Molenbeek),是比利時最窮困的地區之一,也是巴黎恐攻案主嫌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的巢穴。"


投書到"風傳媒"上的中文濃縮翻譯版全文:

http://www.storm.mg/article/74443

- "Politico周刊"原文: Belgium is a failed state

http://www.politico.eu/article/belgium-failed-stat...

 


*註2:數字來源-比利時聯邦統計:

http://www.ibz.rrn.fgov.be/fr/population/statistiq...


*註3:我在網路上找到一些台灣媒體/個人對比利時為何成為恐怖分子大本營的文章及報導,但老實說,採訪的廣度,文章的深度及分析觀點都沒有外國媒體記者的觀察來的深刻. 選出一篇聯合報系的報導及歐盟報導權威周刊 Politico 的分析報導給有興趣的讀者們參考.

- 聯合報的系列報導之一:雖然不是最優,但提供了一個大概的骨架.

http://a.udn.com/focus/2015/11/17/14611/index.html


- "Politico周刊"原文: Belgium is a failed state

http://www.politico.eu/article/belgium-failed-stat...

投書到"風傳媒"上的中文濃縮翻譯版:

http://www.storm.mg/article/74443

arrow
arrow

    舒舒 Chou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