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攻擊後 , 歐盟何去何從?

比利時巧克力最新造型 - 莫倫貝克的伊斯蘭聖戰士 

比利時巧克力最新造型 - 莫倫貝克的伊斯蘭聖戰士


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攻,130人喪失了他們寶貴的生命命 ; 2015年11月21日,布魯塞爾發布第四級恐怖威脅,全城戒嚴四日,120萬人生活在恐怖攻擊的陰影下,直至今日尚未走出.


一連串的恐怖行動危機帶給我們的又是什麼省思?


- 為什麼法國?

許多人都知道美國是民主國家的老大哥,早年的波斯灣戰爭、後來攻打伊拉克、賓拉登,都是美國帶頭領軍的. 但大家可能不清楚,在打擊伊斯蘭恐怖分子,特別是聖戰士(jihadists),法國其實在這幾年扮演了更重要的腳色.

無論是目前的敘利亞空襲,還是早幾年前的出兵東非的馬利、塞內加爾,沒有法國在當地壓抑伊斯蘭教極端主義的軍事擴張,今天的歐洲會有更多非洲難民在國界處徘徊.

當然,絕對不要以為一個國家的軍事外交行動只是出於單純浪漫的人道主義.

以美國而言,確保中東地區的石油來源,是其最重大國策之一. 法國身為70% 以上非洲國家早年的殖民宗主國,在這些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政治經濟利益需要維護,絕不能輕易將它們拱手讓出. 正因為法國在非洲重擊伊斯蘭勢力,使得她成為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簡稱IS)的眼中釘.


- 為什麼比利時?

比利時這次成為恐嚇目標,不外乎是因為比國官方公開協助法國搜捕策畫行動巴黎恐攻的聖戰士,對伊斯蘭國在歐洲的布局造成了威脅.

比利時身為自由出入的申根區核心地點 – 北通荷蘭、南達法國、東接德國、西渡英國, 正是西歐的交通樞紐地帶,最適合恐怖分子活動及運輸武器.加上之前我提過的比國安全系統疊床架屋、行政單位分權自治、內部爭權奪利自顧不暇,提供給恐怖分子最好的藏匿所在.(請見前文: #來自歐洲聖戰士之都布魯塞爾市的第一手報導# - 危城四日後記 5 )

比利時超市的兒童部門 - 機關槍和自爆炸彈衣 

比利時超市的兒童部門 - 機關槍和自爆炸彈衣



- 歐洲,不再是基督教 神的世界.

接二連三的恐怖行動,讓歐洲國家(最主要是歐洲聯盟國家,簡稱歐盟)警覺到 : 伊斯蘭恐怖分子早在不知不覺中滲透歐洲這個以基督教為主的社會中,並且直接的對歐洲人民造成安全威脅.


歐洲失業年輕人的新工作 - 前往中東當聖戰士 

戴面具的兒子  : "媽媽,  我找到工作了!"

廚房裡忙碌的媽媽 :  "太棒了!"

戴面具的兒子 : "可是在國外"  

(歐洲失業年輕人最後 前往中東當聖戰士)


有人趁機將恐怖份子與從敘利亞來的難民畫上等號,殊不知光是歐洲白人裔聖戰士就高達4000人以上;有人想關閉國境,所以乾脆主張廢除自由行動的申根區;也有人真的清醒,趕於直指問題核心 - 歐盟雖然在經濟、金融方面高度整合,但在政治軍事安全外交等領域連溝通協調都有問題,使得歐盟國家無法統一步調一致對外.


例如: 歐盟有 “歐洲共同數據庫” (joint EU database),但是數據庫中罪犯資料太少,根本無法比對資料. 即使數據庫中有資料,但歐洲議會為保障人權及人身自由,不願賦予各國警察使用這個數據庫的權限,所以即使他們遇上可疑人士或者難民,也無法核實這些人是否跟恐怖分子有關連.(*1)


更關鍵的是,歐盟國家表面上是一體,私底下卻爾虞我詐、各有心機.


各國的情治單位一方面擔心洩露機密,另一方面又怕顯示出自己的無能,因此不願分享自己所掌握的情報. 特別是大國(如德國、法國)完全不信任小國(如比利時)這些國家的保安能力.


有人悲觀地說: 經過這波恐怖威脅,歐洲再也無法回到以往安穩的日子了. 對我這個算是半個 “圈內人”而言,我卻更擔心歐盟內部的分歧是否會導致未來的分崩離析.


先是2011年開始的希臘經濟問題所引發的歐元危機 ; 然後是今年十月的難民接收配額衝突(請見我的前文: 大讚歐洲人道主義巨人德國 – Part 2 . 就此話題我還會在後續文章繼續說明); 現在面對恐怖分子的猖狂,歐盟還是拿不出一套完整打擊恐怖分子政策. 一連串的議題衝擊,透露出歐盟28國之間完全無法齊心齊德.


本來,歐盟前身是以避免戰爭(歐洲煤鋼共同體)、促進經濟利益(歐洲經濟共同體)和保障歐洲安全(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目的而成立的超國家組織(supranational organisations). 當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歷史逐漸被人們淡忘、歐洲經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富裕、前蘇聯武力威脅的解體 - 今日的歐盟已喪失了發起整合運動當年的外在壓力(生存需要)以及內在動力(政治理想). 尤其是後來進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大都是為了能獲得金錢援助及市場開放這些經濟利益而加入的,說白了,就是利字當頭,一但利空,翻臉不認人轉身就跑.


最好的例子就是首先拒絕執行歐盟難民政策的匈牙利. 她把國境一關,硬是不肯接收難民,其他國家又奈她如何? 之後骨牌效應發酵,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克洛埃西亞等國分別宣布不願收留伊斯蘭教難民,紛紛關緊國門,申根自由區已不復存. 禮記大學有云: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這正點出了 “以利而聚”的歐盟今日最大危機.


無巧不成書,在布魯塞爾市面臨恐怖危脅的整整兩周的今天,我打算將 #來自歐洲聖戰士之都布魯塞爾市的第一手報導# 完結時,我收到了一位伊朗朋友寫的一篇文章. 文章標題是 “Pourquoi je ne suis pas devenue terroriste”(我為什麼沒有成為恐怖分子)(*2).


這位女士在伊朗出生,青少年時代隨著父母來到比利時定居,之後在布魯塞爾讀書深造,勉強算是移民第二代. 她在文章裡提到在比利時這個白人社會裡,許多移民的次文化備受歧視,但她的 “母文化” (伊朗文化) 卻幸運地不在其中,因此她能在自尊、自愛、愛人、被愛的環境中成長,沒有成為迷失的一代.


主修教育心理學的她認為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健全的情感教育. 而何謂情感教育呢? 就是要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同情他人,學會在團體中與人合作,學會與他人協調,擁有自尊,以善意跟人溝通,學習如何正面處理衝突,誠實面對自己,特別重要的是學會懷著善意說話.(*3)


她的文章感性與理性兼備,也引用了一些名言佳句,在此節錄一些出來與大家分享,並作為此系列文章的結語.


-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牆上有著伊朗詩人薩迪.設拉茲(Saadi*4)的一句話:

بنی آدم اعضای یک دیگرند که در آفرينش ز یک گوهرند

چو عضوى به درد آورد روزگار دگر عضو ها را نماند قرار 

“L’humanité est un seul tout, une œuvre, une seule pierre précieuse. Lorsque le destin fait souffrir l’un de ses membres, tous les autres en sont profondément ébranlés.”

(人類是一個整體,一件作品,一顆寶石。當命運讓其中一名成員遭受痛苦時,其他成員也都將被深深地震撼。)


-  伊朗哲學家及作家巴哈歐拉 (Mirza Hossein Ali Nouri *5) 在19世紀時首先提出 “多元中的統一”這個概念 ( l’unité dans la diversité) . 自此之後,這個概念也成為歐洲聯盟的口號.


-  我為什麼沒有成為恐怖分子?

「不,我沒有成為一名恐怖分子。因為我生活在 “多元中的統一” 裡,我有自尊,我與其他人一同工作,特別是我有愛,我經歷人性的善、感受到和我一起生活在比利時的這些同胞的仁慈。我愉快,而且我決定要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很高興能致力於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Non, je ne suis pas devenue terroriste. Parce que j’ai vécu l’unité dans la diversité, l’estimede soi, le travail collaboratif et surtout l’amour, la bonté et la bienveillance de mesconcitoyens en Belgique. J’ai ressenti des émotions agréables et j’ai décidé d’être heureuseet d’avoir du plaisir en me consacrant à ce qui me passionne véritablement. “



(*註1) 請參見“經濟學人”在2015年11月21日的報導: “Jihad at the Heart of Europe”(中文可譯成:處於歐洲核心裡的伊斯蘭聖戰士).

http://www.economist.com/news/briefing/21678840-br...

* 想看中文者, 可以參考天下雜誌中文節譯: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


(*註2) 原文是法文,可以借助 google 翻譯或其他翻譯工具 “感受”一下:

http://serenissme.jimdo.com/publications/novembre-...


(*註3) 法文原文:

“C’est quoi l’éducation émotionnelle ? Il s’agit d’apprendre à exprimer ses émotions, apprendre l’empathie, apprendre à travailler en groupe, de façon collaborative, à avoir del’estime de soi, communiquer de façon bienveillante, apprendre à gérer nos conflits de façonpositive, à être authentique par rapport à soi-même, apprendre à s’affirmer avec bienveillance, notamment.”


(*註4) 伊朗詩人薩迪.設拉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8%BF%AA%C...


(*註5) 伊朗哲學家及作家巴哈歐拉 (Mirza Hossein Ali Nour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5%93%88%E...

法文說明比較詳盡清楚:

https://fr.wikipedia.org/wiki/Mirza_Husayn_Ali_Nur...

arrow
arrow

    舒舒 Chou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