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23日法國總統大選初選後,歐洲媒體的頭條新聞仍鎖定在勝出的馬克宏和雷朋身上。

 

國民陣線的雷朋女士,因為她的民粹主義,早有歐洲媒體嘲諷的替她取名為「女版川普」;而稱得上年輕瀟灑、提倡革新的政治金童馬克宏,則被法國媒體冠上了「法國布萊爾」的美稱。

 

只是,「法國布萊爾」是否能複製布萊爾在英國的經驗,擊敗民粹主義倡導者的「女版川普」?

 

就在昨天 (426日初選後第三天),馬克宏的選情急轉直下,最新民調已經從初選當日 61% 對雷朋的39% 演變成今天 (427) 59% 41%。(法國總統候選人即時民調 PrésiTrack),而且似乎有繼續下滑的趨勢。

 

這一來,急了不少關心法國和歐洲未來發展的外國人,外交圈的朋友們紛紛臉書詢問我「惠而浦」。

 

所謂的惠而浦,指的是目前在法國甚囂塵上的「惠而浦遷廠事件」 (delocalization)

 

惠而浦 (Whirlpool),在台灣耳熟能詳的美國家電品牌;1990年代來法國設廠,長長有點爭議的跨國企業在法發展史,舒舒在此不詳述,讀者可以參考費加洛的報導

 

重點是:惠而浦為了提高競爭力,早就準備重新布局歐洲,計畫將位於法國的工廠轉移至東歐,例如波蘭。只是顧慮到員工反應和企業形象,遲遲不敢對外宣布此策略。

 

今年一月,法國惠而浦的葡萄牙籍新總裁拉姆斯公開承認,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惠而浦的洗衣機部門將於2018年由法國轉移至波蘭。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位於法國北部最大城亞眠市的惠而浦工廠千名員工的街頭抗議。雖然當地政府也嘗試挽回惠而浦的決定,但目前看來遷廠一舉似乎已勢在必行。

 

自此,「惠而浦」成為全法國藍領階級 「敵視」歐盟和反全球化經濟的代名詞。而惠而浦遷廠問題,也成為選戰中最敏感的勞工話題。

 

 

426日馬克宏前往亞眠和惠而浦的工會代表開會;就在同一時間,雷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出現在惠而浦工廠外的停車場,圍繞她的是一群國民陣線的死忠藍領支持者和大群媒體記者 (法國解放報426日報導)

雷朋在電視鏡頭前強調自己屈就停車場、和勞工共患難,才是真正關心勞工階級福利的候選人;而馬克宏,只會西裝筆挺的和惠而浦的既得利益階級在餐廳裡舒服的開會。

雷朋的姪女馬莉安雷朋 (Marion Le Pen) 也同時在 Twitter 上發表下面評語:

「當馬克宏與 (惠而浦) 亞眠的工會代表關起門密談時,瑪琳卻和惠而浦的工薪階級站在一起這一切已不言而喻。 (法文原文:Pendant que #Macron est enfermé avec les représentants syndicaux à la CCI d'Amiens, Marine est avec les salariés #Whirlpool. Tout est dit.” 解放報 )

這是自法國總統初選後,雷朋對馬克宏所發出的一系列選戰攻擊中,最猛烈的一彈。

曾在木材產業工作過的藍領友人馬克斯,談到惠而浦就氣呼呼的。他知道我是歐洲整合主義者,支持歐盟,但他毫不掩飾自己對歐盟的不諒解:

 

「二十年前,法國的家電用品、農產品全是法國本地生產製造;現在呢?不要說是 made in China,就算是歐洲貨,也都是來自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東歐地區。」

 

「妳再看看高速公路上一輛輛裝貨滿滿的大卡車,哪一輛車上的司機是法國人?就算是法國車牌,司機也都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這些東歐人。他們的工資只要法國卡車司機的三分之一,法國老闆雇用他們不但可以少付薪水,還可以省下雇主該出的社會福利負擔,難怪我的一些司機朋友都失業了。」

 

 

舒舒知道馬克斯在初選時投了極左派的梅朗雄,所以試探的詢問了他第二輪的選舉意見。

 

「妳是外國人,告訴妳也無妨。我第一輪投了梅朗雄,第二輪我已經打算去投雷朋。我不管他們一個是極左還是極右,對我來說左派或右派都只是巴黎那些政客和官僚搞出來的名詞,沒有任何意義。我只知道因為歐盟,那些可惡的東歐人搶走了我們的飯碗。全球化經濟根本就是萬惡的美國資本主義用來剝削其他國家的工具,我們法國人為什麼要被美國人宰制?法國是二次大戰的勝利者,但背後主導歐盟政策的卻是德國,我們為什麼要讓梅克爾牽著鼻子走?」

 

 

望著馬克斯 (很巧的,他的名字正好和共產主義之父馬克斯同名),我雖然不贊同他用「簡化」的方式去理解(甚至曲解)歐盟整合運動及全球化經濟,但卻也不得不對他的忿忿不平浮起些許的同情。

 

 

馬克斯道出了許多法國藍領階級的心聲 這些人外表看上去粗曠,其實在憤怒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顆受傷的靈魂和自尊。

 

失業所帶來的生活品質相對惡化 (不過和台灣比起來,其實還是好的不得了),以及找不到工作的自卑感,啃食著他們的靈魂,也將他們推向負面情緒的深淵。

 

他們把失業問題簡單的怪罪到外國人頭上;把法國的經濟困境歸咎於歐盟和全球化的外在環境因素,最後在政客激情煽動的演說下,成為民粹主義的擁護者。

 

他們很多人在第一輪選舉中把票投給了梅朗雄 (有些人視梅氏為共產主義代言人),這七百四十萬張的選票,成為決定第二輪選舉結果的關鍵。

 

 

由於梅朗雄一直不願公開承認自己敗選,也不願和社會黨阿蒙、共和黨費雍一同站在 『共和陣線』 ( front républicain ) 的立場支持馬克宏,許多專家都預測,30% 以上的梅氏支持者,將會在第二輪選舉裡支持同樣反歐盟、反全球經濟的雷朋。

 

 

可以預見的是,在離第二輪投票只剩一個多星期的時刻,如果惠而浦事件繼續發酵、梅朗雄繼續觀望、而雷朋繼續效法川普的「後真相」 選舉策略,馬克宏的選戰之路將會比第一輪更加崎嶇難行。

 

 

在舒舒大膽預測馬克宏將成為法國第五共和第25任總統一文中所提到的好友克莉絲汀,這兩天心急的在臉書上轉貼了法國左派權威媒體「觀察家」和「解放報」的資深編輯記者Laurent Joffrin一系列的專欄文章。

 

文中提出的疑問是:「反自由主義是否將 (於法國) 戰勝反法西斯主義?」  “L’antilibéralisme va-t-il l’emporter sur l’antifascisme ?

 

的確,法國總統選舉之戰走到這裡,似乎已被走民粹路線的國民陣線和一部份媒體簡化為兩大陣營的戰爭反自由經濟的「愛國主義者」對抗害怕法西斯主義復活的法國「既得利益」菁英集團

即使事實的真相是複雜且多面向的,在這個「信息速食」、「資訊爆炸」、「多元價值」的時代,選民越來越難辨認真實世界的面貌,也因此逐漸的喪失了去掌握真相的意願和能力。而就是這個「後真相」的世界,在去年把川普送上了美國總統寶座;如今,它,正在慢慢的腐蝕著法國人引以為傲的共和價值和二戰以來的民主成就。

 

*後真相:

德國每年在將近尾聲時,會選出當年度最具有意義的一個字作為「年度一字」,201612月選出的年度一字卻是個新造字 -  “Postfaktisch”,亦即英文的 “post truth” ,中文翻譯為 「後真相」。

牛津字典對該字的定義是:「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

德國社會希望藉由這個新造字,來集體反思和自我警惕川普利用” (不少德國人認為那是一種濫用)社群媒體當選美國總統的這個現象。

*預告

舒舒將在【法國總統大選直擊】系列分析五中,提出經由自己觀察、思考、和歸納出的一個獨家「理論模型」,來揭露隱藏在法國選情背後的祕密,敬請愛護和支持我的讀者持續鎖定舒舒的【從歐洲看世界】專欄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舒舒 Chouchou 的頭像
    舒舒 Chouchou

    舒舒手記 Chouchou's Diary

    舒舒 Chou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