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孫浩輝老師的 “大秦帝國” 歷史小說. 在嚴謹考證的歷史研究下, 孫老師重新呈現 “秦” 這個王朝的風貌. 老師自己在許多媒體採訪中曾一再表示: 秦帝國被推翻者漢帝國的刻意醜化下, 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背負著不公平的負面評價, 因此大秦帝國一書的目的之一, 就是去客觀的重現秦帝國的發源, 由貧弱至壯大, 到最後能擊敗六國一統分裂多年的中華大地.

 

姑且不論秦帝國的歷史評價究竟為何, 秦始皇的 “暴政” 究竟有多少真偽, 身為後代子孫的我, 很感謝他將 “秦” 之前紛亂的七國文字統一, 讓今日的我只須學習一種文字, 就能讀遍中華文明的歷史記載與古人優美的文藝創作, 甚至還可以筆談來跟日本或韓國人溝通.

 

會想到秦, 源於最近參加了一個聚會, 談到了歐洲聯盟 (簡稱歐盟) 文字統一的議題.

 

聚會成員都是正(或曾經)在歐盟工作的菁英. 有些曾在歐盟執委會擔任外交或傳播方面的高位, 有人則在歐洲議會中負責媒體公關, 更有位是擔任歐洲首腦會議秘書處的課長. 國籍方面則真的反應了歐盟的多國化: 法, 德, 丹麥, 西班牙, 外加我這個台灣來的.

 

當歐盟人員湊在一起時, 三句不離本行, 主題不是圍繞著歐盟對外政治經貿政策,就是閒聊歐盟成員國之間的互動. 一聊到會員國互動, 無可避免的就要談到歐盟的多語多文化環境.

 

早年歐盟內部一向以法語為主要官方語言, 其他語言為副; 自從英國於1970年代入盟, 接著北歐國家相繼加入, 英語後來居上, 成為最重要的歐盟工作語言, 隨後的是法語, 德語, 西班牙語等. 估計歐盟每年花在翻譯 (會議同步口譯, 文宣資料翻譯等) 的預算, 耗資上億歐元. 然, 近年來德國國勢日益強盛, 德國人逐漸擺脫二次大戰後的自卑感, 近年來又在歐元危機中力挽狂瀾, 民族自信心大增, 因此在歐盟內部要求德語成為工作語言的聲浪也越來越大. 不過可惜的是, 德語為母語的國家總人數(德國 8千多萬與奧地利 820 萬) 雖然遠超過法語系人口 (法國 6千5百80萬 ), 但因為其語言複雜難學, 又與拉丁語系無關 (法語對西班牙, 義大利, 葡萄牙與羅馬尼亞這些拉丁語系國家而言, 易懂易學, 得到這些國家的青睞) , 因此德語想取代法語甚至英語, 成為歐盟主要工作語言, 怕是遙遙無期.

 

只是, 歐盟內部的有識之士都清楚, 目前的歐盟整合已面臨一個重大瓶頸: 四大基本原則的人員自由流動 (Free movement of people, 意指歐盟成員國人民享有相同權利, 可以自由在歐盟任一國家中讀書, 就業, 生活等, 無須移民簽證), 雖然行之有年, 但卻因為某些 “技術性因素” 而流於形式, 無法繼續歐洲整體深化整合.

 

舉例來說, 若你是義大利公民, 你可以去英國念書, 去德國工作, 在希臘小島置產, 最後到法國退休定居. 這中間沒有簽證, 沒有稅務 (理論上已整合), 沒有文件翻譯認證 (歐盟國彼此互相承認) 等任何移民的手續. 說白了, 只要你有錢, 有心, 歐洲隨便你住. 不過, 說的容易, 實行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因為歐洲國家的文化差異雖然不大 (都是基督教文化), 但各國卻都有自己的語言. 有些國家, 例如比利時, 有三種國語; 有些國家, 例如西班牙, 有許多地方語言. 若你不會說當地語言, 那生活就像鴨子聽雷, 寸步難行. 而所謂的人員自由流動, 也就成為紙上談兵. 因此, 當前歐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其實是語言的整合.

 

本來, 在歐盟境內推行一項語言, 並不是那麼難的事. 從實行面來看, 只要在歐盟所有的學校基本教育中, 開設一門所謂的 “歐盟共同語課” 就行了. 然, 語言並不只是溝通工具如此簡單, 它涵蓋的範圍遠大於一般人的想像.

 

語言, 是文化的傳承工具, 因此使用哪個語言背後隱含了文化宰制與文化霸權的議題. 語言, 也是群體認同的工具, 所以牽涉到國家認同與主權意識的議題.

 

雖然在國際貿易交流的推動下, 英語早已成為公認的國際語言, 而多數國家也都將英語列為第一外國語. 但英國對歐盟若即若離的態度 (這個題目值得我另寫專文討論 J), 讓多數成員國無法心悅誠服的將英語推上共同語言的寶座.

 

第二, 長期擔任 “歐洲文化代言人” 的老大哥法國, 對於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主宰全球早就心存不滿, 長年來苦苦對抗 “美國粗俗的大眾文化” (套句他們的話說) , 要他們學英文已經心不甘情不願, 要他們放下身段贊成英語為歐盟共同語言, 怕比登天還難.

 

另外, 近年來因為經濟與移民問題, 歐盟國家間出現不少裂痕, 許多地區的 “區域主義” 抬頭, 強調地方自主與地方意識的聲浪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 要推動歐盟共同語言這個議題, 怕也是逆水行舟.

 

即使如此, 就長遠來看, 若想繼續歐盟的整合運動, 減小會員國間彼此意見與認知的差距, 落實人員自由流動的夢想, 歐盟共同語言的制定, 怕是勢在必行. 只是, 歐洲的政治人物是否能懷抱遠大理想而放棄一己/國私利; 歐洲人是否真能意識到他們之間 “生命共同體” 唇亡齒寒的關係, 那就要看他們的集體智慧了. 

arrow
arrow

    舒舒 Chou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