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歐洲人不喝水嗎?” 朋友好奇.

 

我住在歐洲多年的經驗告訴我 : 不, 他們真的不愛喝水.

 

若你有歐洲朋友, 或你來歐洲旅遊時可以觀察一下, 很少有人會像台灣人或日本人一樣出門帶水壺, 特別是保溫的暖水瓶. 對歐洲人而言, 雖然自來水都可以直接飲用, 但出門在外時若想喝水, 就去超市買礦泉水, 或者買其他飲料. 在歐洲語字典裡, 沒有白開水這個字, 更沒有喝熱開水的習慣.

 

記得我在東京上學時, 跟法國同學一起去餐廳吃飯, 我與另一位中國來的女孩子總會問服務員可否給我們熱開水.日本人雖然覺得我們怪異, 但他們拘謹禮貌,  不會多問, 只是笑笑的將熱開水送上. 而我的法國同學則每個人都睜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我們, 好像我們是外星人. 幾次下來, 只要我跟那個中國女子出席餐會, 法國同學就會自動替我們點熱水.

 

日本人不像我們般愛喝熱水, 但他們有喝茶的習慣, 所以無論你去多小的日本餐館用餐, 餐館通常會附贈一杯或熱或冰的日本綠茶或者玄米茶. 再不濟些, 也一定有杯涼開水, 喝到飽為止. 北美洲的餐廳也是冰水喝到飽的, 因此很合愛喝水的台灣人習慣. 然, 若你來到歐洲, 可能就會 “水土不服” 了.

 

首先, 除了法國外, 歐洲的餐廳裡, 不提供免費的白開水, 想喝水, 就請點瓶裝的礦泉水. 而且, 多數餐廳不提供大瓶裝的礦泉水, 常是 350CC 或者半公升瓶裝, 要價跟可樂芬達這些飲料是一樣的. 因此若你是一家四口出門, 一頓飯下來, 光是水就得點兩瓶以上 (註: 也許不少來過歐洲旅遊的人注意到, 歐洲菜常常做的很鹹? 其實那是餐廳故意的, 目的是讓你多在飲料上消費. ), 約台幣 400 元. 我去外食一向點飲料, 因為總覺得為花那個錢在水上有點不甘心 :-P . 此外, 雖然法國的餐廳提供自來水, 但你點餐時一定要說的很清楚 - une carafe d’eau, 否則他們會送來礦泉水讓你買單.

 

住過幾個國家, 我對瑞士人的精打細算是又佩服, 又搖頭.

 

在瑞士的餐廳裡, 你可以點自來水 (Leitungswasser), 但他們還是要酌收費用, 約是普通礦泉水的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價錢. 在這種情況下, 我想很多人會感到有些為難 – 喝自來水還要付錢, 太誇張了! 若他們不提供也罷了, 既然提供, 為何就不能像法國人那樣免費供應呢? 因為瑞士人愛錢, 與素以小氣聞名的荷蘭人不相上下.

 

若你在咖啡座喝飲料, 這裡也沒有不要錢的白開水. 而且歐洲不是美國, 所以喝咖啡沒有免費續杯, 喝紅茶或綠茶或花草茶更沒有回沖 (不是台灣, 中國或日本). 想喝第二杯的人, 請做好心理準備, 將荷包預備好.

 

 

在義大利的咖啡館, 若你點義式濃縮咖啡 (Expresso) 或卡布奇諾咖啡 (Capuccino), 服務生通常會隨咖啡附上一杯水給你. 因為義大利咖啡香醇濃苦, 這杯水其實是用來將口中最後的苦味洗去的. 在法國, 西班牙或者比利時比較講究的咖啡館, 這杯免費的水也可以喝的著. 但很多咖啡館不會主動給你, 你必須要主動要求, 而且一定要說的很清楚: 你不要礦泉水, 而是要跟咖啡搭配的免費自來水, 否則會被糊裡糊塗的多要錢.

 

 

最近我在布魯塞爾市一家挺有名的麵包餐廳Le Pain Quotidien (中文直譯: 日常麵包) 喝下午茶. 這家餐館以做麵包水果派起家, 店內純木家具裝潢, 算有特色, 因此開業後生意一直很好. 之後由麵包店擴充成輕食餐廳, 在布魯塞爾市開了不少分店. 這家店的東西有點像台北敦化圓環那家法國麵包餐廳 Paul, 但風格卻走北歐簡潔風. 我在那裏點了一塊水果派與一杯卡布其諾咖啡, 並且吩咐他們請送一杯水來. 不料店員竟然送來一瓶礦泉水, 而且還將水算在點餐的帳單裡. 我看了後就告訴店員我要的是普通水, 而非礦泉水, 他竟然告訴我他們不提供. 我當場就告知他我沒有點礦泉水, 並且請他將礦泉水拿回去. 後來在付帳時, 我對他們說:

 

你們對於點咖啡的顧客不提供自來水是你們的餐廳的政策, 我無權干涉, 但你們的服務生應該在點餐時對客人說明, 否則容易造成彼此的誤解. ”

 

他們雖沒有堅持向我收錢, 但自此之後, 我再也沒回去過那家店, 也廣為告知我的朋友不要去. 因為那裡不僅價格貴, 服務態度疏懶, 而且咖啡與水果派的味道都不到位.

 

藉這個小故事我想提醒大家: 你來歐洲可能人生地不熟, 語言也不太通, 但千萬別因此害怕, 處處忍氣吞聲, 放棄自己的權利, 任歐洲人任意宰割. 只要你確實有理, 行為站得住腳, 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時, 就要據理力爭. 說的不行用比的, 身體語言總有辦法溝通. 我不是鼓勵大家得理不饒人, 而是覺得人該各守本分. 歐洲的服務生若是做錯了, 我們就該明言, 讓他們認知到自己的不對. 對付認理不認人的歐洲人 (特別德國/瑞士/奧地利這些日耳曼民族),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服你的理, 這樣他反而會覺得不好意思, 會對你尊敬, 否則即使你是花錢的大爺, 他還是背後瞧不起你.

 

然, 我這種 “擇善固執” 的態度, 常常會受到老公的白眼.

 

老公是個臉皮薄的人, 也不喜歡跟人爭執, 總說自己必須與人為善, 但其實是怕麻煩. 畢竟, 與人講道理, 既花時間又花精力, 臉皮還得要厚. 因此, 若你出門在外時間有限, 又不想節外生枝, 那就要將心胸放寬, 以不跟這些歐洲人計較的心情, 輕鬆過去. 否則有可能吃了悶虧又憋一肚子氣, 反而影響了旅遊的情緒.

 

不過, 我還是鼓勵大家勇敢些. 依我這些年對歐洲人的了解, 他們對東方人的刻板印象 (stereotype), 是來自於日本觀光客在歐洲的 “表現”. 日本人在外 (有時在家也一樣) 特別憋, 一方面因為外語程度太差, 一方面則是肢體語言習慣 - 說話做事喜歡猛點頭, 為了息事寧人沒錯也認錯. 他們這樣的態度造成某些歐洲人誤解東方人就是軟骨頭, 受氣包, 不但歧視, 而且還會趁機欺負我們. 為了糾正這樣的刻板印象, 出來旅遊的台灣人應該讓歐洲人認識道, 台灣人重禮, 但也重理, 受的是民主法治教育, 而不是無知的落後國家.

 

 

說真的, 今天的台灣, 其實是寶島, 什麼都有, 什麼話都可以說, 言論自由的尺度讓許多歐洲人望塵莫及. 台灣人熱情, 有禮, 好客, 優點多多; 但某些台灣人卻又太自以為是, 貽笑大方.

 

記得我剛來歐洲時, 有台灣朋友從台灣或是美國來找我, 總是要求我在餐廳或咖啡館替他們點免費熱開水或者回沖茶包. 第一次替朋友問時, 被咖啡店的服務生白眼. 他悻悻的說:

“Madame, 我們這兒不供應熱開水, 若你想喝, 你可以點一杯紅茶, 茶包不放就是你要的熱開水了.”

 

茶包是不能回沖的, 回沖了就沒有味道了!”

 

經歷過多次拒絕後, 我了解到歐洲的餐廳與咖啡館的營業概念跟台灣是不同的. 客人來此就是要消費, 不消費就請走人. 這裡的麥當勞是年輕人吃飯聚會的場所, 而不是學子們溫書的天堂. 他們的餐飲業者不會提供給台灣人視為 “理所應該” 的待遇, 因為人工費用太高, 所以錙銖必較. 但即便我向一些朋友解釋, 還是有人會堅持我要替他們 “爭取權益”, 或者大罵歐洲人小氣, 甚至翻臉就要走人的情況都曾上演過.

 

老實說, 我贊成這些對歐洲的批評. 跟美國與亞洲比較起來, 歐洲的服務內容與態度有太多可以改善的空間. 美亞行, 為何歐洲不行?!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入境隨俗, 我們既然來到歐洲, 只能接受他們的模式. 不喜歡, 可以, 那就回家. 與對方發生口角, 或者硬是要對方採用我們的方式, 都是自我中心主義過分作祟的結果.  只要我喜歡, 有什麼不可以” 可以當廣告詞, 卻絕不是宇宙真理.

 

 

回歸到喝水, 我覺得歐洲人不是不喝水, 而是在外面喝水的確不便. 當你出門喝水或其他飲料都得花上大錢時, 你自然而然會降低對水與飲料的需求. 再加上外面公廁少, 上廁所是個問題, 那也會讓你在喝水前三思一番. 少入少出, 最後對上廁所的需求也減少. 我猜想, 這應該是為何歐洲少公廁的最佳解釋吧.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舒舒 Chouchou 的頭像
    舒舒 Chouchou

    舒舒手記 Chouchou's Diary

    舒舒 Chou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